2020五一小长假游褒斜道 <p> “噫吁嚱!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……”大诗人李白以一首《蜀道难》,生动描写出了古代人们想要进入四川的道路艰难。</p><p> 汉中的石门栈道,就是三国时期依山而建的一条军事通道。当年,蜀国承相诸葛亮统率大军,沿这条栈道翻过秦岭,抵达汉中,北进中原,挥军魏国。</p><p> 2020年的五一小长假。在疫情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,经白头何老提议,光头老李同意,何、李携二夫人同行,经天水,过陇南,前往汉中一游……</p><p> 到达汉中的次日,我们去石门栈道,寻找孩提时代便熟知的“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”等故事的发生地……</p> <p> 来到石门栈道风景区,首先要进入一个很大的三国文化广场。主题反映的是:率大军自四川而来的诸葛亮,通过此石门栈道进入汉中,北伐曹操的故事。</p><p> 站在一组组雕像下,耳畔仿佛听到风啸啸,马嘶叫。这一组诸葛亮率军北征雕塑,很是壮观。</p> <p> 西周末年,周幽王广招天下美女,褒河因西周美女褒姒而得名。褒姒是当地穷人家的女儿,长到15岁出落得倾城倾国,被选入宫中,得到了周幽王的万般宠爱。</p><p> 后来,发生了褒姒嬉笑诸侯,周幽王被杀的故事。这条河改名为褒河。</p> <p> 据说这“衮雪”两个字儿,是目前唯一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。汉建安24年(公元219年),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,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,撞石飞花,挥笔题写“衮雪”二字。随从提醒:“衮字缺水三点”。曹操抚掌大笑:“一河流水,岂缺水乎!”遂成千古美谈。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至今。</p> <p> 这儿不知为何竟然有一组“桃园三结义”的雕像?历史上,“桃园三结义”的故事发生地并不在汉中,而在河北涿州郊外。</p> <p> 穿过三国文化广场,便进入石门栈道的主干道,眼前顿时出现一副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。新建的古栈道飞架在峭壁悬崖上,成为古褒斜道的缩影。</p><p> 水库造型宏伟,湖水碧波荡漾,游人乘坐游船或快艇,穿梭在17公里长的湖面,尽情饱览湖光山色。</p><p> 仿古石门栈道长达2.8公里,气势恢弘,逶迤飞架在褒斜谷的悬崖峭壁之上,令游人真切领略到“栈道千里通于蜀汉”的世界古建筑奇观。</p> <p> 史载:石门栈道始建于春秋而兴盛于西汉隋唐。早在战国时代就已有了“栈道千里通于蜀汉”的文字。其中“褒斜道”是历史上开凿最早、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,它北起关中眉县斜峪关,经太白山过秦岭穿越石门,出褒峪关入汉中,全程约500余华里。</p><p><br></p> <p> 石汉中石门风景区位于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,以石门水库为依托,风景秀丽,古迹芸萃,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石门水库坝高88米,顶长260米双曲拱。石门附近有汉代以来文人墨客题留摩崖石刻一百多处。而今进入石门风景区,看到的古栈道,是近年来为发展汉中旅游,在原来的位置上重新修建的。</p> <p> “栈道”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,人们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孔穴,插上石桩或木桩。铺木板或石板,可以行走和通车。为防止木材被雨淋腐烂,又在栈道顶端建起廊亭,亦称栈阁之道。</p><p> 当年,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。刘邦来到汉中封地之后,即焚毁栈道,以此昭示世人,表示自己再也没有北进中原的野心。暗地里却以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,迅速强大起来。两年后,刘邦采用韩信“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”的计策,假装派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当年烧毁的栈道,麻痹了项羽。刘邦的精锐部队却顺利翻越另一条通往关中的道路,挺进中原。</p><p> 楚汉战争由此拉开序幕,最终结束了项羽对中原的统治。刘邦韬光养晦的直接结果,就是成就了西汉政权几百年历史。</p><p> 古化著名的成语:“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”中的“栈道”,即指此处。汉武帝时,曾发数万人治褒斜水道,欲使通漕运,未成。</p><p> 三国时,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就是就是由此道出秦岭,分兵屯田于斜水。</p> <p>史载:东汉顺帝下诏:“罢子午,通褒斜道”。于是,历时六年,采用“火烧水激”法,凿通一条长达15米的穿山隧洞,古称“石门”。因此,所谓“石门”,就是古人在褒河东岸山体上开凿出的隧洞,分别为小石门和大石门两个隧洞,其中大石门长度16米。古人当时开凿隧洞时还没发明火炸药和铁器,用的是原始的“火焚水激”法,即火烧岩石凉水猝激,使岩石龟裂。</p><p>古人真是太伟大了!</p> <p>褒斜道自东汉以来,因为政治或军事的原因时开时闭。而每次的开通,都要以摩崖石刻的形式,或记事或咏颂。</p><p>此外,历代政要、文人墨客路经石门,也要借物咏志,思古抒怀一番,其文直接凿刻在摩崖上。岁月流失,摩崖石刻越来越多,到清代已达一百多快,与群山溶为一体。</p> <p> 上世纪七十年代,当地政府筑大坝修褒河水库,以解决水利灌溉,导致河水上升,大量石刻被淹没。当时,仅挑选出十三件石刻,移至现在的古汉台保存,称为“石门十三品”。其余的百件珍贵崖刻带着遗憾沉入了水底。现今出版的《辞海》典籍,封面上辞海二字,就选自石门摩崖碑刻。</p> <p> 春秋战国以来,石门栈道一直是沟通我国中原、西北与西南交通的要冲,在“难于上青天”的诸多古蜀道上,石门是栈道最险最奇之处。</p><p> 1934年,汉中成为抗日大后方。国民政府为尽快改变川陕交通“瓶颈”制约,决定沿褒斜栈道修筑西汉公路。当时,施工改变原设计方案,将线路抬高了几十米,从而使得石门隧道和石门石刻得以避过一劫。重新修建的石门栈道尽头处,便是这座“虎啸亭”。气喘嘘嘘走到这里,极目远眺,山水景物尽收眼底。</p><p> 然而,扫兴的是这些游客留下“诗句”,什么“张三到此一游”,“李四在此留念”。此乃多出风景点之诟病。如果书法好也就罢了,写的还是歪七扭八的,看着影响心情。</p><p> 眼前的景色很美,远离了都市喧嚣,站在山道上,任思绪在狂劲的山风中飞扬.....</p> <p> 曾经,进川之道过于艰险,人马货物损失甚多;而石门栈道由秦入蜀近了五百里地,且安全、易行。</p><p> 脚下的这条石门栈道,又称“褒斜道”。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、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。它北起关中眉县斜峪关,经太白山过秦岭,穿越石门,出褒峪关进入汉中。</p><p> 据传,其极盛时期“五里一阁、十里一亭、三十里一驿”,共修有各类建筑6000余座。且路面平阔,可行车马,其恢弘壮观,令人叹服。</p><p>走上古栈道,头顶悬石嶙峋崔嵬,脚下急流峡谷幽深。 仰天长望,崖天一线。</p><p> 一个巨大的惊悸猛然从心头掠过——哦,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冷美人褒姒曾走过的古栈道么?这就是刘邦和项羽、诸葛亮与刘备等历史名人曾挥戈妙算,导演过历史名剧的古栈道么?</p><p> 前人仅凭借简单工具和原始技术,在这险山恶水中凿孔架木,破石开道,修筑了这条连通蜀汉的古栈道,也留下了诸多谜一般的故事传说。</p><p> 栈道无语,崎岖蜿蜒,默默匍匐于谷底。一任来往的兵马踩过,一任不熄的战火在它身上点燃……</p> <p> 突然,远远的古栈道转弯处传来动静。细听,还是女人的说话声。我问:“你们的胆子真大!请问前面还有什么美景?”美女们回答:“除了大山就是大山,没景点了,还是回去吧!”</p><p> 群山葱茏翠绿,山谷里的各种鸟鸣,更增添了古道的悠远与寂静。景区内林木苍翠、怪石嶙峋。 眼前既有雄伟壮观的水利景观,烟波浩淼的水域风光,又有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遗迹。</p><p> 一艘游船无声地从远处驶来,尾部留下了一条蛇形的痕迹……</p> <p> 千年之前的古栈道,早已在历史的风雨中悄然消失。如今只有石壁上一排排生着绿苔的石孔,幽幽的向后人讲述着昨天的故事。</p><p> 石门水库将褒河水聚集起来,灌溉百里汉川,使之成了鱼米之乡。蜿蜒的石门栈道,勾通了南通巴蜀、北进中原的重要交通主干道。遥想当年,车马和人流南来北往不绝于途,商贾贸易云集于此,一派繁荣景象。</p><p> 瞧:这就是著名的大石门。它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,后经历代方告开通。石门洞长16.3米,宽4.2米。</p><p> 它的开凿,是用我国古代原始开凿石山的办法:“火烧水激”法凿成。是我国最早的一座人工隧道。</p> <p> 这是一个流传千年,烽火戏诸侯的故事——</p><p> 烽火,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警报信号:在山顶修建一些烽火台,台上堆置柴草、畜粪等易燃物,派兵驻守。遇到敌人侵犯,马上点燃烽火,白天浓烟滚滚,夜晚火光冲天,在远处也可见到。</p><p> 相邻的烽火台见到后,也立即点燃,互报军情。如果国都四周的烽火高燃,则说明国家出现敌情,危在旦夕,各方诸侯立即率兵前来勤王救驾。相传,周幽王得到褒姒之后,见褒姒每天愁容不减,很是心痛。有大臣献上一策,周幽王听后大喜。领着褒姒登上烽火台,下令点燃烽火。各路诸侯率领兵马纷纷赶来救驾,但却找不到入侵之敌。这时,周幽王才在烽火台上搂着褒姒,向各位诸侯宣布:国都平安无事。众诸侯方知上当,一个个摇头叹气。褒姒见此,启开红唇,露出贝齿,大笑起来,愁容尽消。周幽王终于如愿以偿。各方诸侯见周幽王举烽火,命他们赶来,只是为逗褒姒一笑,都含怒而归。待到宫中发生变故,情势危急,周幽王连忙令人再将烽火点燃。然而,面对着冲天而起的烽火,各方诸侯以为周幽王又在为取悦褒姒,而欺骗他们,都按兵不动,不来勤王。结果,周幽王被乱兵杀死,褒姒被掳走。西周就此灭亡。</p><p> 这个故事,就发生在此时我所站立着的土地上......</p> <p> 此次出游,亲眼见到一对情侣站在这块牌楼前,牌楼上方鎏金篆字书写“石门栈道”四字。小伙子大声念道:“后门伐道”。顿时,笑坏了女友,重重拍打小伙肩背,骂他不学无术。小伙儿狡辩说,要怪那些个好事者写出来的晦涩难认的篆字!</p> <p> 真正的石门古栈道,因为石门水库的修建,已淹没在水下。石门水库不算是一座大型的水库,无法与此“三峡大坝”或“小浪底水库”相媲美。但依然体出现出了人的力量是巨大的道理。</p><p> 凝视着这条饱经历史沧桑的褒河,晃如穿越历史,行进在千年之外。这份感觉,就像是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归故土一般。之前虽然不曾到过汉中,而古栈道也已消失了几个朝代。可隐约之中,总觉得早与这古栈道有约。</p><p> </p> <p> 原路返回,仅半天时间。毕竟都是小50的人了,坐上景区10元的“火车”返到门口。这“火车”票价高,10元不到两千米……</p><p> 同行者何老、老李、李夫人她王阿姨、何夫人她张阿姨,还有蔫蔫乎乎的我。</p><p> 匆匆去,匆匆游,些许还会来,再见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