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远国 李黎鹤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。他姓庄名周,宋国蒙(今河南商丘东北)人。做过蒙地的漆园吏,为惠施挚友,因家贫,曾借栗于监河候,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,平生不愿做官从政。 庄子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(资料图)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,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言庄子“著书十余万言”,“以明老子之术”。在《庄子》中,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方法,提出了“养形之人”与“养神之道”的区别,并通过对养形派的批判,以建立其养神之说。 庄子的养生理念 从形、神也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认识人体健康与长寿的思想,早在春秋战国时便产生了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上古之人能“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,是因为他们做到了“形与神俱”。 《庄子·知北游》说:“人之生也,气之聚。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”这些论述中的精、气,是指一些精微的物质,是形成人体——“形”的基本原素。神则代表人体精神方面的因素,如感知、意识、思维等,神是形(精、气)所生;而形靠神而立即呈现生命的状态。 古代养生家正是以这种形、神对立统一的朴素辨证的观点,来作为其养生内炼的理论根据,他们的目的正是希望永远保持形神的不离。但依照对形神关系的不同认识,或重养形;或重养神,这就形成了养形派(方仙道)与养神派(老庄派)的对立。两派兴衰相替,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在人体科学方面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。 保持精神的安宁(资料图) 在庄子看来,养形派最大的缺陷在于有为,而这是违背清净自然之旨的。他说:“养形必先之以物,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。有生必先无离形,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。”也就是说,养形离不开物,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。为取得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,必须劳其形体,由是造成了精神的亏损,这刚好违背了养生之旨。他抓住生活中一些死于非命的现象,据此批评“养形”,说“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,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。”指出通往“保身”、“尽年”的最好途径“莫如弃世,弃世则无累,无累则正平,正平则与彼更生,更生则几矣。” 所谓“弃世”,即指弃却世间分外之事。在他着来,人世虚无,何足留恋;生涯空幻,现当遗忘。故“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,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。”通过求其心灵的恬淡,保持精神的安宁,从而摆脱世俗的物累,达到“形全精复,与天为一”的境界。 庄子认为,万物为天地所生,阴阳混合则成体质,气息离散则返归元始。生死往来,非已所能掌握,“生之来不能却,其去不能止。”既然人的出生和死亡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所以“养形”是徒劳无益的。既然养形不足取。该怎么办呢?庄子提出了“养神”的主张。他说:“夫恬淡寂寞,虚无无为,此天地之平,而道德之质也……形劳而不休则弊。精用而不已则劳,劳则竭。水之性不杂则清,莫动则平,郁闭而不流。亦不能,天德之象也。故曰:纯粹而不杂,静一而不变,淡而无为,动而以天行,此养神之道也。” 三宝成丹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(资料图) 任其自然,站在无为清净的立场,用养神之道来取替养形之术。所谓养神,最主要的是要求精神高度集中。《达生》说:“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。”志就是意念,集中意念,就能达到凝神的境界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。 《达生》以佝偻者承蜩为喻来说明此点:“仲尼适楚,出于林中,见佝偻者承蜩,犹掇之也。仲尼曰:子巧乎?有道耶?曰:我有道也。五六月,累丸二而不坠,则失者锱珠;累三而不坠,则失者十一,累五而不坠,犹掇之也。吾处身也,若厥株枸,吾执臂也,若槁木之枝、虽天地之大,万物之多,而唯蜩翼之知。吾不反不侧,不以万物易蜩之翼,何为而不得!孔子顾谓弟子曰: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,其佝偻丈人之谓乎!”显然,要做到凝神不分并非易事。事实上,庄子认为只有真人或圣人才能办到,多数人是做不到的。 《达生》中,庄子用“孔子观于吕梁,问丈夫蹈水之道”故事,来说明要达到依乎天理的境界,并不是通过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途径,而是长期顺应自然的结果。《在宥》载广成子演道的一句话“天地有官,阴阳有藏,慎守汝生,物壮自壮”,恐怕是依乎天理再好不过的注脚了。《养生主》说:“为善莫近名,为恶莫近刑,缘督以为经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养亲,可以尽年。”这段被后人认作是庄子养生纲要的话,其实质仍然是依乎天理的反映。 皆是道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(资料图) 从养生立场出发,庄子指出情感往往是通向天理境界的障碍。他说:“悲乐者,德之邪;喜怒者,道之过;好恶者,德之失。”精神状态的各种波动,会此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,喜怒哀乐超出常度,就会造成种种病变。进而,庄子还分析了引起精神波动的生理根源。他说:“且夫失性有五,一曰五色乱目,使目不明;二曰五声耳乱,使耳不聪;三曰五臭熏鼻,因傻中颡;四曰五味浊口,使口厉爽,五曰趣舍滑心,使性飞扬。此五者,皆生之害也。”主张从色、声、嗅、味、取舍等方面来对感官司加以控制,“治其内而不治其外”,让精神超然虚无恬淡之中,这样就能“忧患不能入,邪气不能袭,故共德全而神不亏”。这种养神的观点,与《内经》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的主张是一致的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